有力支撑C919大飞机、北斗产业化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,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和地方产业规划,国家级“制造业单项冠军”企业、国家级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数量持续“刷新”……中国电科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聚焦国家重大战略,统筹布局半导体、智能物联、电子装备、数字科技等产业集群,深耕民机电子、数据产业、数智底座、人工智能+、汽车电子、低空经济、卫星互联网等前沿赛道,“朋友圈”“生态圈”逐步壮大,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持续提升,体系化智能化、集群化生态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

芯创未来,勇攀科技高峰。戴好口罩、套上鞋套、穿上洁净服,走进超净车间,操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待测芯片放置到探针载台上,这些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高端MEMS传感器、碳化硅芯片年供货超千万只。中国电科瞄准集成电路先进装备、基础材料、高端芯片、仪器仪表等集中发力,核心装备持续突破,形成第三代半导体和8英寸集成电路成套设备集成供给能力,硅外延片、电子陶瓷材料等产品国内领先,射频芯片、声表滤波器和微波组件等系列化产品,广泛应用于5G通信、北斗导航、卫星通信等领域,电子测量仪器、自动测试系统研发制造持续突破,光电、通信及基础测量领域国际领先,夯实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数字底座。

智联万物,感知世界脉动。每天完成10列装车共计4.1万吨商品煤检测,整列车采样后仅需2分钟获取检测结果,复杂煤种通过率从60%提升至100%,自主创新的融合光谱煤质快检技术实现国际首次大规模应用……中国电科不断拓展感知认识边界,探索智能物联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业态。自主研发百亿参数规模“观澜”大模型,构建物联感知、自然语言、多模态大模型能力,赋能智能制造、电力等垂直行业转型升级。深耕新型存储,形成存储产品设计、固件算法开发、封装测试到智能制造量产交付能力,为数据中心、车载应用、工业控制等提供专业存储产品和解决方案。布局红外热成像、X光成像、内窥镜等产品,构建全光谱多维感知、检测、探查能力。聚焦工业互联网、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,持续在机器视觉和机器人领域深耕,全品类移动机器人累计下线10万台。以视觉和毫米波雷达为核心,研发智驾传感器产品,车载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市占率国内领先。

精工利器,丈量天地经纬。“看,科技范十足!”C919驾驶舱内,5块15.4英寸的显示屏上,飞行数据和导航、通信等信息一目了然,背后离不开中国电科研发的通信导航系统、客舱核心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有力支撑。中国电科以雷达、导航、通信等尖端产品为支撑,推动重点行业示范和规模化应用。围绕低空保障、低空安全、低空制造等方向,构建“天行、天卫、天工”3大产品体系,实现从芯片模组、信息设备、飞机平台、空管到应用服务全链条覆盖。着力推动民用雷达强能力、拓应用,形成空管一、二次雷达产品谱系,拓展到场面监视、异物监测、多点定位系统等领域。研发国内首款“天通一号”卫星基带/射频一体化芯片,支撑消费手机实现直连卫星功能,发布全球首款大众手机短报文通信SOC芯片。积极布局公专网通信,在轨道交通、电力调度、公安、应急等专网通信领域市场全国领先。

数智赋能,助力百业千行。自主研发“睿知”系列工业软件为15个关键行业提供服务,助力协同研发效率提升30%,研发300亿参数“小可”语言大模型,发布“极智”智能体,构建一系列行业定制解决方案……中国电科以体系化、智能化解决方案,服务智慧城市、数字交通、金融科技、市场监管、民航空管、智慧应急等领域,支撑百业千行转型升级。承担4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工程,具备国家战略数据运营能力,“一网统管”上海模式在多个大型城市复制推广,可信数据空间平台在交通、制造、电力等行业落地验证,智慧交通服务落地300余座城市,为全国法院提供类案智能决策支撑,大数据辅助审判成为司法实践“新亮色”。建设完成秦兵马俑一号坑“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”、二号坑“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”,开创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的新模式。筑牢重点领域网络安全屏障,依托覆盖芯片、模块、整机、系统、服务全链条的密码核心能力,打造工业防火墙、工业网络安全智能监测审计、工控漏洞扫描等产品,为数千个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工业控制系统提供安全保障。
向新而立,向智而行。奋进“十五五”,中国电科将牢牢把握体系化、智能化战略机遇,强化内协同外联合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进科技优势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,更好发挥科技创新、产业控制、安全支撑作用,共同书写服务强国强军事业新篇章。